喇叭

最常見的喇叭為動圈式喇叭(dynamic speaker),昊宬製造的是微小化、小功率的微型喇叭(micro-speaker),並非音響(loudspeaker),惟兩者的動作原理相同。喇叭依照動作原理尚分為壓電式喇叭、靜電式喇叭、微機電喇叭等,在此以「喇叭」一詞指涉動圈式喇叭,並大致介紹。

動圈式喇叭顧名思義是有「會動的音圈」,振膜(diaphragm)和音圈(voice coil)黏合在一起,在磁鐵(magnet)和軛鐵(yoke)所組成的磁迴路裡面上下移動。移動的力量來自於電磁力(Bli)和反電動勢造成的力(Blv)。某些喇叭因為結構較寬大,會加上彈波(spider)、音圈管(bobbin)和防塵蓋(dust cap)等更精密的零件。

1. 整體結構

依結構可將動圈喇叭內磁式和外磁式喇叭。顧名思義,內磁式喇叭就是「磁鐵」在音圈「以內」,外磁式就是「磁鐵」在音圈「以外」。 內磁式的磁鐵位於腔體內緣,可以充分利用磁鐵的磁力線,所以優點是漏磁通量比較小。外磁式的磁鐵位於腔體外面,體積可以比較大,如此磁迴路可以增強。即使外磁的漏磁通量較大,但因為它的BL值基礎也高,故整體而言驅動力通常比內磁高。微型喇叭因受限於尺寸限制,一般都是內磁式喇叭為主,相對的大型音響單體都是外磁式居多。

2. 振膜

以尺寸來說,通常振膜越小,越適合高頻;振膜越大,越適合低頻:

  • 振膜越小,分割運動(breakup mode)的機率也越小,高頻較穩定。
  • 振膜尺寸越小,代表相對之下,聲波波長越長,這代表繞射(diffraction)現象更明顯,聲音散播的角度越大。因此針對高頻而言,波長較小,尺寸也要做得比較小
  • 振膜越大,假設本體質量(mass)也跟著增大,這代表說諧振頻率會變低,這就適合低音喇叭
  • 振膜越大,意味著附加空氣質量(added air mass)會越大,因為能推動空氣面積的質量增加。附加空氣質量越大代表系統質量越大,因此適合低音喇叭
  • 振膜越大,假設慣性質量也跟著增大,則表示驅動功率就要越大,這不一定是優勢。因此我們不會無緣無故增加振膜質量,除非是為了降低低音喇叭的共振頻率。於是知中高音喇叭的尺寸不必大。
  • 低音波長大,要在這樣大的波長範圍提高或降低空氣壓力,振膜必須要輸出足夠體積的氣流,所以低音喇叭必須大。在必要的體積速度(volume velocity)之下,若位移(displacement)不足,則須增加振動面積來補償。若位移設計得太大,不但不現實,也會產生過多失真
  • 針對高音喇叭而言,振膜越大雖然代表音壓越大,但同時振膜面積越大,也會造成頻響上限值(cutoff frequency)下降,反而會搶到中音喇叭的頻段,使高音略顯不足。

以材質來說,最常見的是紙質,再來是一些塑膠複合式振膜如PET等。紙盆振膜的音質雖天生良好,但仍會進行後處理來強化材質。

  • 在紙盆加入碳纖維,加入後剛性變大,可以加寬高頻的延展。並且在紙盆厚度相同的前提下,碳纖維紙盆輕而剛,因此輸出聲壓較高。同時,若能維持紙盆的內阻尼特性,則可以抑制振膜的分割運動(breakup mode),使頻響曲線較為平坦。
  • 在紙盆蒸鍍一層金屬鈹(Be),提高紙盆的E/值,其中E為楊氏模數(Young’s Modulus),是密度。
  • 加入金屬材料例如鋁合金,為得到適當阻尼,常做成多層結構,層間填充高阻尼樹脂。
  • 採用強化發泡金屬,如發泡鎳層。因氣孔率可高達98%,所以密度可以很小
  • 平板振膜可採用蜂巢結構,可同時保有阻尼和剛性。

 

振膜也可以是塑膠材質,常見的材質如下:

英文

中文

特性

PA

非晶形熱塑性聚芳基樹脂

聚酯樹脂的一種,成型好,尺寸穩定性好,溫度影響也小,但缺點是彈性模數較低

PP

聚丙烯

是一種使用廣泛的半透明、半結晶熱塑型聚合物,對於各種化學品具有極佳的抗化學腐蝕性

PE

聚乙烯

是工業、生活上應用最廣的塑膠,一般常分為高密度聚乙烯(HDPE)與低密度聚乙烯(LDPE)兩種,HDPE較LDPE熔點高、硬度大,且更耐腐蝕性液體之侵蝕。

PS

聚苯乙烯

分為通用型聚苯乙烯(GPPS)與高衝擊聚苯乙烯(HIPS)

PC

聚碳酸酯

一般講的聚碳酸酯指的是雙酚A型聚碳酸酯,是CD唱盤的主要材料,因為尺寸穩定性良好,吸水率很低

LCP

液晶

彈性係數高,可以加入玻璃纖維、碳纖維來更加強化剛性跟彈性係數。另外,液晶的現性膨脹係數小,因此尺寸穩定性良好。由於液晶聚合物是多層結構,因此內阻尼也大。

PET

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

是聚酯薄膜(Mylar)的一種,屬於熱塑性塑膠,開發較早

PBT

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

是聚酯薄膜(Mylar)的一種,屬於熱塑性塑膠,開發較早

PEN

聚乙烯苯二甲酸鹽

是聚酯薄膜(Mylar)的升級材料,密度小,剛性又好,彈性係數比Mylar高,耐溫高達攝氏160度,比一般聚酯薄膜的130度還要高

PEI

聚醚醯亞胺

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、電絕緣性能、耐輻射照射性能,耐高低溫、耐磨性能

PI

聚醯亞胺

商品名稱為Kapton,較聚酯薄膜的剛性高、質量小。但是相較聚酯薄膜而言,PI的成型較為困難,而且價格貴得多

PEEK

聚醚醚酮

高強度、耐磨、易加工成型。

PPS

聚苯硫醚

商品名俗稱Deltron,高機械強度、高剛性

以振膜幾何而言,已知振膜角度越窄,分割運動越不明顯。分割運動通常產生於高頻的時候,此時會擾亂聲波振動而產生失真,因此當高頻的分割運動越不明顯,就表示高頻的表現越好。知振膜角度越窄,高頻表現越好。根據簡化的經驗法則,喇叭振膜的合高頻上限頻率定為fh,fh越高,代表振膜所能延展的高頻越高。

其中Me為振膜質量,Mv為音圈質量,Sn為振膜頸部的機械抵抗(stiffness),E為振膜的彈性係數,L為振膜頸部的厚度,x為開放角度的一半。由此可知,振膜開放角度越小,高頻表現越好。同式也可以推知,振膜頸部厚度越大、越強韌,越能支撐高頻。由此也可以驗證其他方面的理論,也就是質量系統越大,就越適合低音輸出。

3. 音圈

以音圈的寬窄而言,窄音圈推動紙盆時,力量轉換的面積很小,這麼小的接觸轉換面積,卻要推動這麼寬廣的紙盆,容易造成紙盆運動時失真,也就是會有位移的遲滯落後。真正產生力學振動的是音圈,如果音圈要能精準的把位移傳導給紙盆,轉換過程就必須要是線性低失真的。因此音圈在這方面來說,必須要寬廣一些才好,請見下圖討論:

在窄音圈時,音源點(acoustic source) 離紙盆「較遠」,這會導致在機聲轉換時,紙盆會跟音圈有相位差。並且這麼小的施力面積所受的壓力過大,造成失真。如果音圈變寬廣,好處是音源振動點離紙盆更近,另一方面也能夠分散給紙盆的壓力,這會使得紙盆的剛性(rigidity)增加,失真減小。在寬音圈的情況,相當於更多的紙盆面積是被「罩在」音圈面積之中,呈現一個中央拱形(dome)的突起,拱形完全被音圈所精準控制(time-align)。這樣一來,振膜可以做得比較輕薄,也不用擔心太輕薄會讓剛性減小。振膜比較薄,表示質量減低。如此一來便有餘裕,我們可以藉機增加音圈的重量。增加音圈的重量可以增加驅動力,整體而言這樣的寬音圈設計可以提高聲波輻射的效率,但要小心音圈也不要過重,畢竟音圈也是質量系統的一部分。

喇叭承受功率越高,音圈的線徑就要越高,請參考下列公式:

其中,J為音圈允許通過的電流密度(A/mm2),一般取70 A/mm2。Prated為額定功率。Rrated為額定阻抗。S為音圈導線的截面積(mm2)。假設某喇叭8歐姆,音圈線徑0.13mm、截面積0.013mm2,則套入公式得最大輸入功率Prated為7W。如果我們想要增加功率,就必須要增加線徑。

4. 音圈管

音圈可以繞製在不同材質的骨架上,主要分為導體和非導體式骨架。以微型喇叭而言,因為音圈很小,所以有時不用音圈管,若有使用,也是用一般非導體式紙管。以中大喇叭而言,最普遍的是導體式骨架,用鋁或硬鋁的薄片製成。硬鋁強度更剛,可以避免頸部在長時間衝程下變形。由於鋁是一種導電材料,他會與部分驅動系統(導磁柱和導磁板)相同的方式產生渦流(eddy current),這些寄生電流會引起損失、失真。鋁骨架不是一個連續的圓筒,而是有一條細縫貫穿首尾,這樣他就不會像短路元件。如果把隙縫去掉,使用一個連續的鋁卷,則不會得到與短路環相同的效果。導體骨架的機械品質因子(以下簡稱Qms)比非導體骨架低2~4,非導體骨架的Qms較高,大概介於4~12。為什麼導體會較低?是因為渦流損失會降低Qms。由於非導體骨架沒有感生渦流,它們的失真通常也較低。

5. 磁鐵

可分為鋁鎳鈷(Alnico)磁體、鐵氧體(Ferrite)磁體和銣鐵硼(NdFeB)等稀土磁鐵等。

鋁鎳鈷系列的磁石主要是鐵(Fe)、鋁(Al)、鎳(Ni)、鈷(Co)為主要成分,再加以少量的銅(Cu)、鈦(Ti)等。他的系列名稱—Alnico—就是反映此系列最主要的三種元素,鋁鎳鈷。鋁鎳鈷的標準元素構成是Co=24%, Ni=14%, Al=8%, Cu=3.2%, Fe= 50.8%。製造方法以鑄造為主,也有少許鍛造的鋁鎳鈷磁石,但不作為喇叭之用。鋁鈷鎳磁性強,剩磁好,可以重複充磁,因此可以製成小體積的圓柱形或扁形。圓柱形高度較扁形高,圓柱形直徑較扁形低。鋁鈷鎳一般安裝在小口徑的喇叭導磁板內部,也就是用於內磁式喇叭。鋁鎳鈷質地堅硬,溫度穩定性佳,可耐至攝氏600度。鋁鎳鈷是喇叭首先使用的永磁材料,但因為鋁鎳鈷價格貴,鈷又是稀缺物質,所以最後不敵價格低廉的鐵氧體磁體。

鐵氧體是目前應用數量最多的永磁,其成份除了鐵、氧以外,有時會參雜其他金屬,例如鉛、鋇、鍶。以下舉出常見的鐵養體化學式:鋇鐵氧體(Barium Ferrite),BaO˙6Fe2O3。鍶鐵氧體(Strontium Ferrite),SrO˙6Fe2O3。鋅鐵氧體(Zinc Ferrite),Zn˙Fe2O4。較少見的鈷鐵氧體(Cobalt Ferrite),CoO˙6Fe2O3。鐵氧體的製造方法是從上述成分的粉末混合起來,以沖壓(Press)成型,然後在高熱爐內燒製,最後充磁而成。由於它的製造燒製工藝跟陶瓷類似,所以也叫做陶瓷磁鐵(ceramic magnet)。鐵氧體的磁阻較大,宜製成扁體、圓環形,是用於外磁式喇叭。這種鐵氧體的磁性稍差,所以必須要用較大的體積,重量相對較重,但優點就是價錢便宜。鍶鐵氧體的磁性能力比鋇磁還要好,故在相同的靈敏度之下,鍶磁性的喇叭可以做得更小一些,相對成本又可以更低。

最後,稀土磁鐵指的是稀土金屬(釹鐵硼,稱NdFeB)和過渡族金屬(鐵、鈷、鎳、錳),其矯頑力高、剩磁高,密度低、易於成型,可以做超薄的樣態。他的磁力強度是鐵氧體的10倍以上,但價格是普通磁體的7~8之倍。稀土磁鐵可以減少磁路的質量,體積也可以更小,因此可以用於內磁式。釹鐵硼的缺點是容易生鏽,因此可以用鍍上鋅、銅、鎳等,亦可塗上環氧樹脂。釹鐵硼矯頑力高因此適合作成薄片,但是易碎、不宜用力沖擊,喇叭用這個當磁鐵的話,喇叭的耐沖擊力就有限了。但也因為矯頑力高,所以普通的充磁機難以將磁性分子排列好,必須使用專用的充磁設備。由於矯頑力強,所以充磁後再裝磁路對B值影響不大。釹鐵硼因為難以製成大體積,成本太高,因此一般我們會做成瓦形,因為小體積的成本較低。然後再把數個瓦形釹鐵硼拼湊成一個中空圓柱形,適用於內磁式應用。

6. 受話器與耳機單元

有一種小型的喇叭稱為受話器(receiver)或耳機單元(earphone driver)。這牽涉到許多業界內的用語差異和約定成俗的說法。昊宬的喇叭(speaker)泛指微型喇叭(micro-speaker),適用在3C產品。有一類3C產品為穿戴式裝置(wearables),使用者要很靠近出音孔才能聽得到聲音,這類產品例如電話機、頭罩式耳機、入耳式耳機、智慧眼鏡和助聽器等,他們使用的單體可能比較小。其中的單體一般稱為受話器或耳機單元,這些族群包括動圈式受話器(dynamic receiver)、動圈式耳機喇叭(dynamic earphone speaker)、平衡式電樞(Balanced Armature, BA)或是微機電喇叭(MEMS speaker)等。在某些場合,有些人都通稱他們為喇叭單元。最方便的區分方法就是,由終端產品的應用來判斷單體種類。